跳到主要內容區

簡介

  1. 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推動成效

為能達成本校教育目標之基本能力與專業核心能力,透過技能檢定實務課程、實習實驗課程、實務專題製作課程、參與專題競賽、校外實習以及參與證照輔導與考試等,來學習專業技能,畢業即能與就業市場接軌。

  1. 計畫目標
  1. 培養學生未來所需專業能力與增加競賽經驗以幫助學生們進入職場的高度競爭環境。
  2. 強化學生基礎實作能力,提高證照考取率,進以增加未來就業競爭力。
  3. 增進個人就業職能,以實作或實驗創建自我的學習認知,提升學生學習動力,亦可發展自學能力。
  1. 執行策略
  1. 強化專業實作能力:夜間或假日課餘時間開設乙級證照輔導班或專業研習營,強化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能力。
  2. 補助學生參加國內外相關競賽:增加與他校同儕交流之機會,拓展視野及提升專業競爭力,促進學習動力,培養學生未來所需專業實作能力。
  1. 教師實務經驗提升成效
  1. 計畫目標

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建構多元學習管道,另透過訂定「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深耕計畫獎勵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方案實施辦法」鼓勵教師計畫研究、專利研發、成果發表等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提升本校學術績效及經營視野,達到師生同步增能的雙贏局面。

  1. 執行策略
  1. 鼓勵教師完成半年與專業或技術有關研習或研究
  2. 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服務及研習
  3. 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創新教學工作坊、研習或短期培訓
  4. 輔助教師參與SDGS相關研習、講座及研討會
  5. 教師受邀至公部門擔任評審或委員
  1. 教師推動創新教學成效之提升成效
  1. 計畫目標

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其專業知識和能力為基礎,強化教學模式,並透過教師社群提升專業能量,開發跨領域課程內容與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等方面的素養,全面強化學生的核心與專業能力。透過多元創新課程的規劃,拓展學生的知識範疇,從而培育具跨領域能力的優秀人才。

  1. 執行策略
  1. 推動教師創新教學社群
  2. 問題解決導向(PBL)課程
  3. 開設業界實務操作課程、辦理教學或課程成果展等
  1. 學生跨域學習能力提升成效
  1. 計畫目標

除了開發跨領域課程與提升教師教學技能以深化產業連結外,學校還透過多樣化的校園生活學習活動及策略性輔導活動,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校園環境。同時,透過主題式講座讓學生更深入了解職場相關資訊。這一系列的輔導措施旨在培養學生兼具「技術深度」與「知識廣度」的跨域能力,以塑造具備多元專業素養的未來人才。

  1. 執行策略

透過主題式講座、校園生活學習活動,發展全人教育加強品格教育,建構人文及安全校園環境,落實通才教育並提升學生尊重生命、關懷人文的素養。

  1. 英文課程革新
  2. 新生入學適應檢測活動
  3. 主題式講座
  4. 知能研習
  5. 校園生活學習策略相關活動(講座、工作坊、團體活動)
  1. 學生資訊科技能力推動成效
  1. 計畫目標

近年來,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的科際整合教育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本校將透過相關科系的跨領域合作,開設強調動手實作的課程,並在實作過程中融入理論導向的設計與探究策略,藉此培養學生整合STEM知識與實務應用的能力;透過跨領域課程的整合,提升學生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同時結合地區產業的相關活動,增進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縮小學用落差,強化實務與理論的銜接。

  1. 執行策略
  1. 數學課程革新
  2. 推動程式設計課程:資訊時代的進程風起雲湧的來臨,程式設計除了是一種專業技術能力外,在本質上更是一種邏輯思維的訓練,對於技職教育的學生來講,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訓練,這種能力是非常基礎與必要的。請資管科專業教師協助,透過邏輯推理的課程訓練,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推動數位科技微學程:透過跨域學習將其所學知識運用至更多不同之領域,譬如電機科與建築科學生可據以完成智慧居家、智慧建築等相關專題;電機、資管與園藝暨景觀科學生可據以完成智慧農場、智慧產銷、大數據分析等專題製作。
  4. 英文課程革新
  1. 學生中文閱讀寫作能力提升成效
  1. 計畫目標

透過專案式學習將被動的靜態學習轉化為主動的動態學習,落實實用文書的習作與演練,激發學生職場思維與能力。以企劃為核心,選擇專案工作所需的現代應用文書,除介紹各類應用文書的功能、特性及寫作方式外,亦提供範例供學生參考與學習。課程兼顧格式嚴謹與創意靈活,強調實務規範與創新精神。並透過校際共享的CWT中文能力測驗,評估學生的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強化語文素養。

  1. 執行策略
  1. 以專案式學習將被動的靜態學習導向主動的動態學習,落實實用文書習作演練,激發職場培力思維。以企劃為核心,選擇專案工作需要的現代應用文書,除介紹各式應用文書的功能、性質及作法之外,更提供範例供觀摩學習。兼顧格套程式的準確嚴謹以及創意發想的自由靈活,強調務實合矩,也重視勇於創新。輔以校際共享CWT中文能力測驗進行學生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測驗。
  2. 以性別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及海洋教育等當代議題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認識與實踐人性尊嚴的尊重、包容、公平、正義,以及生態保育、環境正義等價值,加深加廣閱讀與書寫課程的通識博雅教育的內涵。
  1. 學生英語能力提升成效
  1. 計畫目標

英語是國際化的語言,也是各行各業人員邁向國際化基本專業核心能力之一,專業各領域用字詞數量,約在5002,000之間的字詞集,熟悉這些專業字詞集的意義、發音、能拼寫、能唸出來(reading, listening, spelling and speaking, RLSS),形成一部分生活習慣式、直覺反應式的專業應用能力,建立學生在專業領域具備國際化的學習與溝通能力。

  1. 執行策略

鼓勵各科開設PVQC英語證照輔導班,透過課程,提升學生專業英語字彙量;建構英語學習教材,辦理英語相關競賽並補助學生考取PVQC英語證照,以強化外語能力,扎穩國際共通語言基礎。

  1. 優化師資質量及改善生師比推動成效
  1. 計畫目標

為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頂尖人才,強化本校師資水準及有效提升整體之教學品質與學術成就,鼓勵教師運用或強化本身專業所學,投入於教學當中。

  1. 執行策略
  1. 持續檢視相關獎勵法規並鼓勵教師申請相關獎勵。
  2. 透過辦理課程健檢,檢視各科專業教師生生比。
瀏覽數:

榮譽榜

更多...